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5年 溪湖全景模擬圖
1945年 溪湖全景模擬圖
A 福安宮
B 溪湖庄役場
C 溪湖警察官吏派出所
D 長老教會溪湖教會
E 東芳樓
F 溪湖座
G 維新醫院
H 溪湖消費市場
I 溪湖公學校
J 溪湖信用組合與倉庫
K 溪湖車站
L 溪湖小學校
M 明治製糖工場
N 明治製糖鐵路
O工廠宿舍群
位於市場旁的楊海桐故居 |
溪湖剛好位於彰化縣正中央,處於一個時常氾濫改道的舊濁水溪流域,在地貌沙丘遍佈,並穿插眾多小溪及湖沼,故稱之為溪湖。溪湖沖積平原為酸性土壤,其實相當適合耕種稻米,因此在八堡圳開闢完成之後,吸引大量漢人進入此地開墾,從乾隆至道光的百年間,才把溪湖開闢成廣袤的農田。也因為開發時程頗晚,當周遭的半線(彰化)、鹿港、東螺(北斗)等開始繁榮為街市時,溪湖仍然只是個小村莊。
位於最熱鬧十字路口且最高的建築-維新醫院 |
隨著溪湖人口越來越多,各族群間的資源爭奪戰也逐步升溫。漳泉械鬥與閩粵械鬥自乾隆末年便日益頻繁。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客家粵人在閩粵械鬥中敗陣,因此在溪湖幾乎銷聲匿跡,最終使得溪湖成為純閩人城鎮。除了族群械鬥之外,民變也時常侵擾著溪湖,如林爽文事變及戴潮春事變,皆對溪湖有著嚴重打擊。如同全台城鎮的縮影,清領中期的上述動亂,阻礙溪湖的正常發展,使得溪湖一直只有村莊而無法茁壯成街市。直到19世紀清領末年才在福安宮前形成了俗稱"中街"的商業街肆。
首先是人口膨脹而城區擴張,由於溪湖糖廠及宿舍設置於城區南邊,因此開發軌跡往南擴張,成為今日的平和街,並新闢道路往東西向擴張,成為今日的二溪路,再將清代舊城區的中街(員鹿路)藉由市區改正拉直拓寬。上述道路共同組成類似¥形的街區動脈,中心點就是最熱鬧的地方,也預告著商業中心將由福安宮逐步南移。
溪湖中街之街屋 |
位於市場旁的彰水路之街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衍伸閱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