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用語 入門百科

文章總整理

2024年9月30日 星期一

【JUST Publish】小城故事多(21) 南境雙城-枋寮與水底寮




本文選自 放築塾代誌 第108期 7月號/2024


__________________

1945年 枋寮與水底寮全景模擬圖

A 德興宮
B 保安宮
C 枋寮驛
D 枋寮公學校
E 枋寮警察官吏派出所
F 武德殿
G 枋寮庄役場
H 大條巷陳氏古厝
I 江氏古厝金順發
J 曾氏洋樓 魯國堂
K 枋寮港
L 水底寮公學校
M 水底寮警察官吏派出所
N 陳氏洋樓
O 陳氏古厝德星堂
P 柯氏古厝洛陽堂
Q 趙氏洋樓
R 村莊-大武力
S 村莊-番仔崙

水底寮戰後少見精彩的街屋


水底寮 陳氏古厝 德星堂
臺灣島西部平原,從北方的苗栗苑裡,一馬平川南至屏東枋寮。枋寮成為西部平原文化經濟圈的最末端,成為各種文化碰撞之地。此處原為鳳山八社之一的道卡斯族放索社之生活領域,由於早年有著豐富的林木資源,尤其是昂貴的檀木。康熙初年,以漳州為主的漢人們便競相進入此處墾伐,並使用木板組裝簡陋房舍,眾多木板工寮聚集成小聚落,眾人便稱之為"板寮"或"枋寮"。但也有一說,由於檀木俗稱"方仔樹",也有可能是枋寮此名由來之一。



北勢寮保安宮舊廟
此處經過幾十年的私人砍伐,清廷也發現了可觀的林木資源,為了補足建設軍艦所需的木材,便大力開墾此區。砍伐下來的原木,為了運至清國本土,港口規模不斷壯大,也順帶為商運帶來了便捷,撐起了枋寮的經濟地位。其實大枋寮地區又可細分為兩鎮,以港口作區分,北為枋寮,南為北勢寮,北勢寮開發略晚,於雍正年間由漳州人陳知東開拓,由於腹地廣大,成為人口聚集之處,專門服務枋寮這座政治經濟中心。




北勢寮 大條巷 陳家古厝
相較於靠海的枋寮,內陸聚落-水底寮,原本是濃密森林中的沼澤淺灘。康熙中期,來自枋寮的黃茂純率眾前來開墾,豐富自然資源加上鄰近番界,與原住民的貨物貿易利潤可觀,水底寮聚落也開始繁榮。隨著十九世紀的枋寮接連被地震、瘟疫與海嘯侵擾,處於內陸的水底寮反而展現其居住優勢。牡丹社事件後開闢的浸水營古道,更讓水底寮成為通往台東的主要起點,其重要程度不言可諭。





北勢寮 曾氏洋樓 魯國堂

清廷深知枋寮的戰略地位,因此很早便在此設立
北勢寮之洋樓
衙門管理。日本人也深諳此理,乙未奪台之戰,枋寮選中為日軍最南端的登陸之地,為日本人的統治敲開序曲。隨著進入日治時期,日人展開一系列現代建設成為現代枋寮之雛形。



首先於枋寮德興宮前設置枋寮公學校,此處位於枋寮最重要的政經一條街-德興路最北端,可作為進入大枋寮的入口。德興路兩側街屋密佈,經濟活動熱絡。中段再新闢一條中興路以連接枋寮驛,此車站是西部鐵路幹線的終點站。德興路南端的枋寮港邊,設置了枋寮郵便局、枋寮警察官吏派出所、武德殿與枋寮庄役
北勢寮 江氏古厝 金順發 淮揚堂

場,此處位於大枋寮的正中心,意圖控制港口、枋寮與北勢寮等三地之意圖明顯。穿過陸橋,進入北勢寮,映入眼簾的是保生路商店街與端景的保安宮,德興宮與保安宮一南一北,為大枋寮的信仰雙核心。保安宮旁側的保安路,為眾多富人的聚居處,許多雙層樓房便座落於此。水底寮則以建興路與中華路構建出十字形商業街區,水底寮派出所與水底寮公學校皆為在街區邊緣,周圍散居大量中式合院,精緻度與數量反而都遠勝枋寮。


隨著戰後大豐收的漁業經濟,以及南迴鐵路的通
水底寮 陳氏洋樓
車,人人有錢的年代讓大量古建築拆除,都加速了枋寮街區的新陳代謝。德興路與保生路的道路拓寬,則徹底讓枋寮與北勢寮的古韻消逝
盡。反觀水底寮,戰後七十年來,大型建設都過門而不入,城中一街一景一屋一瓦,任何角度皆可自成一世界,讓人處處驚艷,反而為枋寮保持著最原始的韻味與饗宴。






北勢寮保生路拓寬後,僅存的街屋之第二進


水底寮僅存的日治折衷式街屋


水底寮 柯氏古厝 洛陽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衍伸閱讀


枋寮街屋 中華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枋寮 淮陽堂 金順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枋寮 曾氏洋樓 魯國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枋寮 謝氏古厝 寶樹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枋寮 水底寮 陳氏洋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