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樸的紅磚教堂 聳立在淡水老街上
也許是反映出馬偕的個性
與其他北部的教堂相比 立面真的很簡樸
時至今日 也是老街上 極少數真正的老房子
此棟建築物 建築於1933年
與旁邊的醫館 形成一個完整的服務建築群
反映出醫病兼傳教的理念
禮拜堂坐北朝南 面向淡水河
早期附近都是一樓平房時 可以遠眺觀音山
嚴格來說 禮拜堂非位於老街上(中正路)
而是位在與中正路平行的馬偕街
但是為了要增加禮拜堂的能見度
把馬偕街與中正路的房子拆掉 形成一條通道
也讓人可以一覽禮拜堂的全貌
禮拜堂在1986年曾經翻修過
因此保存狀況非常好 紅磚立面也非常清爽整潔
跟禮拜堂的紅磚立面相比
門口的紅磚則是原本舊有的材料
所以 一新一舊 讓人容易想像當年的情景
由這幾張照片 看的出來地形的陡峭
所以到處都有樓梯 很少有平緩的地面
也因為如此 禮拜堂的基地也是一處較陡峭的山坡
為了要讓教堂內保持平緩的地面
需要用樓梯走到二樓 一樓則為辦公室使用
整座禮拜堂最優美的地方便是他的鐘樓
仿哥德式的外觀 搭配紅磚材質
頗獨樹一格
窗戶也是用尖拱窗
另外也可以見到台灣少有的"扶壁"
底端粗 越往上越細的柱子
支撐著整座教堂屋頂與鐘樓的重量
禮拜堂的正立面 就比較簡樸了
中間有座小尖塔
此鐘自1915年「白色禮拜堂」竣工時即已存在
更早的資料闕如,只知鐘面鑄有「YORK」與「No.30」等字,美國製造
二戰期間此鐘被日本政府徵用為「街役場」警報器
架設於「達觀樓」(紅樓)屋頂
在空襲中遭受炸射而破裂失聲 終於為淡水居民鞠躬盡瘁
此鐘戰後被送回教會
1985年裝置於禮拜堂後方以資紀念,取名「福音之鐘」
禮拜堂與醫館(白色建築)
醫館有開設小門與禮拜堂相通
禮拜堂側面則非常簡單
禮拜堂與醫館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