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6日 星期六

【JUST Old】新竹-新埔 劉家祠堂(劉氏家廟)

新埔周圍祠堂的密度與精緻度 可以說全台灣數一數二
劉家祠 算是新埔第一座整修完成的重要祠堂
匾額多 功名多 燕尾多
其中燕尾又是劉家祠翠令人目不暇給的視覺饗宴


□ 等級: 新竹縣歷史建築
□ 產權: 私有
□ 完工: 1867
□ 結構: 土磚造 木造
□ 風格: 中式
□ 用途: 劉家祠
劉家祠坐北朝南 在新埔市街的南邊
面對廣闊的平原與鳳山溪 並可遠眺犁頭山

可以如照片下方土黃色部分
大部分土地都已經重劃 要成為水泥貧民窟

劉家祠三多: 匾額多 功名多 燕尾多

外牆以整理清潔過  過於清新的顏色 不知道是否為原物

劉家祠中央的祖先廳是整座建築的核心 也是劉家祠主要的祭祀空間
每年的春秋二祭都在此處舉行
由低矮院牆所圍出一近似方形的前埕 則是家族聚會的場所
兩側的橫屋(護龍) 則是子孫們日常生活起居的空間
站在這裡 可以遠眺從圍牆上冒出的犁頭山

劉家祠為三合院形式 下圖為右護龍
令人玩味的地方 仔細看在於紅磚之間 
有些許的黑磚點綴 ~別具趣味

下圖為左護龍 左右相仿 但黑磚就沒有這麼多了

左右兩護龍皆為三開間形式
目前為起居功能以及展覽空間

而護龍的山牆面則為斗子砌牆
屋頂部分則以黑色板瓦疊砌 屋脊翹鵝線條優美
護龍之屋脊翹鵝(燕尾脊)與馬背(棟頭)並存 為劉家祠堂特色之一

素色黑瓦 搭配彩色陶瓷剪粘花草與荷葉蓮花

至於祠堂正身的裝飾
左側可瞧見鶴戲於蓮葉間

右側 看似鴛鴦停枝於梅樹梅花間

正身部份為五開間 作為祭祀及辦公使用
由於空間高聳 令人有肅穆崇敬之感
具有廳堂功能 又可稱為南北廳

劉家祠的祖先廳的門楣上 懸有「劉氏家廟」「文魁」「恩元」等三塊匾額
枋樑上另懸有「本支百世」與「源遠流長」兩匾
「本支百世」為臺灣總兵劉明燈所手書,題年為同治六年(1867年所立)

木造柱子的時間痕跡
  

雖劉家祠建於清領末期
但看地坪的樣式與洗石子材質
可研判在日治時期仍有一定的修建改造

可以發現 步口廊下的廊柱
呈現"梭柱"的形式
即中央較粗 上下端較細 具有抗震的原理
 
劉家祠的大木工法及小木的雕刻均極為精采,
特別是正身步口廊之木構架部分 不論瓜筒、通隨、束仔擊出檐斗栱等均極具藝術價值
其中又以吊筒之蓮花雕刻及倒趴獅豎材更具匠藝。

下圖為精彩的瓜筒 與精緻的軟團螭虎

吊筒之蓮花雕刻及倒趴獅豎材

精緻的吊筒與護龍的燕尾

正身祖先廳內部

匾額的眾多 以說明劉家人的功名與威望

 

從正身祖先廳往南
內埕與矮牆 加上遠端的犁頭山 形成絕美的畫面
可惜左側冒出正在興建的透天厝 等重劃區房子都蓋滿了
將不再看到犁頭山與鳳山溪平原的美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