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用語 入門百科

文章總整理

2019年8月20日 星期二

【JUST Old】台北-大安 台灣總督府 台北高等學校 生徒控所 與 普通教室




□ 等級: 台北市定古蹟
□ 產權: 公有
□ 完工: 1926-1929
□ 結構: 可能加強磚造
□ 風格: 折衷主義
□ 用途: 臺北高等學校 →臺灣省立師範學院 →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簡稱為臺北高等學校或台北高校)
是日治時期在台日人子弟為主所就讀的七年制高等學校,但仍有部份台灣人曾就讀該校
本校是日治時期台灣島內唯一升大學的管道,入學競爭十分激烈

在殖民政策大大地作崇之下,受錄取的台灣人,只占少數
每年的全台灣只有30多人而已。
可說是台灣教育史上最難考進的學校


1922年2月6日《台灣教育令》第2次修正發布
實施日台共學制,原來1919年台灣教育令沒有規定的高等教育被列入
1922年4月1日因而設立「台灣總督府高等學校」


設立初期暫用臺北第一中學校(現建國中學)校舍
1926年4月校舍落成後轉移至古亭町(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本部)

普通教室(今普字樓)與生徒控所(今文薈廳)1926年落成
下圖可以看到這兩棟建築
前方這片大草皮 將是未來的本館的建築基地

1927年 理化教室落成
位於普通教室旁邊
採不對稱但一樣是哥德復興式的美麗建築
戰後已拆除


1928年
本館(今行政大樓)落成
可以發現與現今的本館有明顯的差別
兩側二層樓的建築 目前已增建到三層樓

本館與普通教室當時既已有通廊相連
+

同年 1928年
室內體育館也完工 是日治時期極少數有體育館的學校之一

1929年 游泳池竣工

同年 七星寮(學生宿舍)落成
「七星寮」取名於台北近郊的七星山,由舍監長庄司萬太郎命名

1929年6月 講堂也完工
至此 約從1925年至1929年
共花了4年時間完成整個學校建築聚落
時程上也頗為驚人

----------------------------【配置】-----------------------------

整體的建築均坐南朝北
除了講堂坐西朝東
其餘均 面對和平東路

此外隨著時間的推演 部分建築已消失
如理化教室 體育館 游泳池與七星寮
但最美麗的講堂 本館 與生徒控所等建築保留至今
已是教育建築史上最大程度之萬幸


 
                                   台北高等學校 講堂                          台北高等學校 本館


----------------------------【設計】-----------------------------

文薈廳舊時名為「生徒控室」
是學生休息、從事閒暇活動的場所
也是台北高校第一批完工的建築

此棟建築比較特別的地方應該是他沒有主立面
當時教育建築中的講堂都有類似的設計

下圖還可以看到兩根扶壁 因此研判是加強磚造之建築

雖然沒有主要的建築正面
但兩側山牆卻依然有相當強烈的哥德復興式設計存在的
尤其是頂部的圓窗與內凹的弧形石牆設計 都相當精彩

生徒控所面對普通教室與內庭的面向
有設計一條半戶外的簷廊空間
還可以看到有以前的木造屋頂遺構
研判以前有木造走廊連接普通教室

簷廊下的空間 令人印象深刻

尤其是支撐屋頂的梁 最令人激賞
因為它使用"飛扶壁"的外觀來呈現哥德建築的味道
這是台灣其他地方不曾有過的設計


目前內部為閱覽空間
很難想像他在1996年曾經經歷過拆除危機

普通教室目前隱身於大樹中 
又被本館奪去風采 有時很難注意到它的存在

整座建築的設計傾向簡單的歷史式樣
入口的圖騰與時鐘不確定是否為原始的設計元素

材質以洗石子及清水紅磚構成
洗石子常以凹凸的設計 來呈現石塊的意象

隨著時代的推進 空間也不敷使用
二次大戰後增建到三層樓
雖然如此 但校方尊重原始立面 盡量呼應舊材質
至今毫無違和感 
是相當令人敬佩的處理態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