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街役場逃過了被拆除的命運
並且完成了台灣難得的古蹟移動工程
整棟建築搬到其他地方 之後再搬回來這裡
一切都是為了保存新化曾經的歷史
身為台灣南部唯一倖存的街役場建築
他的保存深具意義
更有特色的莫過於建築風格 展現日本人對於建築品味的一定深度
□ 業主: 台南市政府
□ 完工: 1934年
□ 建築師: 不明
□ 用途: 新化街役場→新化鎮公所→1934古蹟餐坊
新化街役場的建築風格非常特殊
屬於折衷的Art Deco 式樣
從建築年代可窺知一二-1934年
屬於古典與現代風格轉換的時期
因此在建築上可以看到從古典時期傳承下來的裝飾元素
進而轉化為垂直水平線條
建築側面(北面)
轉角各有水平紋飾
巨大的雨披及門口下凹的暗示性
建築側面(南面)
轉角也有水平紋飾
但多了一個八角窗的元素
八角窗~~多了份日式的味道
新化街役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半弧狀的入口意象
搭配大量的水平線條
可以說是Art Deco風格在台灣主要的代表之一
只是我覺得"街役場" 三個金字招牌不明顯也不必要
整座建築立面材質以洗石子與十三溝面磚為主
由柱子的材質變化可看出一些端倪
凹面為十三溝面磚 凸面為洗石子
整棟建築坐東朝西
西曬問題嚴重 所以也都做有很深的水泥雨披
室內目前為餐廳 但也開放參觀
磚造+鋼筋水泥的建築 加上木造屋頂
全部在室內可以看到
其中市內最有特色的就是柱頭上的水平水泥裝飾
作為戶外與室內的一種語彙呼應
另外可發現地板下發著亮光
原來是當初移動這棟建築時的一些構造
雖然這棟古蹟是由機具來移動的
但為了象徵古蹟與社區意識 也舉辦了千人移厝的活動
用1500人力共拉了八公尺遠
這是移厝時的斷繩
此地本來要興建停車場 為了保存街役場
暫時把它移到三百公尺外的菜市場
等到停車場蓋好了 再把他移回來原地
來回移動了六百公尺 花了三百萬元
移回當地後 成為現今委外經營的餐廳
下面是停車場
木構架與牆壁的連接
原本街役場只是一層樓而已
但餐廳在裡面做了閣樓 略顯低矮
但可以更貼近木造屋頂
很喜歡剛剛斷繩處的一句話
"只是文化保存的拉鋸戰"
在15年前的大眾貧乏的古蹟保存意識下
能有保存並經營的動作出現
著實為保存意識的激賞案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