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0日 星期六

【JUST Old】宜蘭-頭城街屋 和平街 (頭城老街)

開蘭第一城-頭城
擁有台灣東部最古老 最有味道的老街
至今依然存在著它最原始的街道尺度以及氛圍
尤其它以寺廟作為明顯的街道節點
在台灣中大型城市中 已然不多見了


1920年代的頭圍街地圖中
可以了解到 頭城其實是一座港口城市
肩負著開發宜蘭的前哨站
和平街則是頭城最為繁華的商業街

走一次和平老街 也幾乎認識了整座頭城
整座城有著清楚的發展脈絡
南邊的南門福德祠 北邊的北門福德祠
成為和平街最為明顯的起點與終點
而慶元宮可說是頭城的發展中心點

由於蘭陽的開發尚晚 
雖做為宜蘭第一個發展的城鎮 卻很快地被宜蘭及羅東超越 
經濟規模的不足 所以頭城的街屋皆為平房

但和平街的街屋卻保留一定的完整
走在其中 可以容易回想當時的氣氛

南門福德祠 建於1863年
目前華麗的建築 是之後翻新過的新貌

北門福德祠 也約建於1863年
現存之北門福德祠為大正五年(1916)修建
以當時土地廟宇規模相較,為罕見之大型福德廟

文化部的相關介紹


和平街現存眾多街屋
雖然大部分保存不算完好如初
但是拱門與騎樓  卻是街上非常常見的元素

有些的拱門被刨除了一半

但是騎樓內的門面 卻是非常美麗

有些展現了建築的紅磚側面

有些雖然無騎樓的形式
但是可以看見明顯的"火庫起"
斑駁的土角牆 以及後方隱約的第二進建築

這裡存在著多樣的建築材料
 令人目不暇給

以紅磚堆砌成的發卷 也就是拱門
形成較小的騎樓通道

走在和平街時 發現一座看似大戶人家的三合院

大門深鎖 只能從遠處拍照
之後才發現大有來頭 原來是林本源租館


和平街 街屋1號 陳春記商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此棟三開間的大面寬街屋 
紅白相間的辰野式風格 應該是大正時期的產物 

屋下的亭仔腳空間保存了當時的味道

當時屋主擔心被列古蹟
自己敲掉最美立面 女兒牆與彩瓷
選自康諾錫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72986436529511/permalink/886206481874166/




他後面有更精彩的第二進建築
是二層樓的形式 應該也是頭城唯一的二層樓街屋


建築後方還可以看到中式的"鰲魚"裝飾
應該是落水頭的功能



和平街 街屋2號  源合成商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一樣是三開間的大面寬街屋


除了有特色的西式紅磚拱門之外
有加入了 中式的南瓜柱形狀的柱礎
 



和平街 街屋3號 新長興樹記
街屋4號 老紅長興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此兩棟街屋,源由為來台第20世陳春榮(老紅)創立長興行
次子陳木樹於昭和7年  與其兄正式分戶
另立店號「新長興樹記」 以示與長子陳全娥之「老紅長興」有所區別

新長興樹記是當年頭城最大最有名的南北雜貨批發店

騎樓立面的裝飾主要有洗
石子、木作、及彩繪磁磚等3種手法

老紅長興的巴洛克式山牆


當天參觀時 大愛正在屋內拍劇
無法仔細欣賞她美麗的木造門面

騎樓立面頗高,分為二層
下層為交易及人員出入之正 門
上層有一門,內為櫚樓儲藏空間,供貨物直接出入之用
木作精細,其門聯文字及圖案雕刻採鑲嵌做法,頗為罕見


和平街 街屋5號 6號 吳朝陽宅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此棟應該是和平路上最晚建築的街屋
以洗石子作為整體立面的材料
並以白小口磁磚裝飾門面


外觀雖然簡樸 但是山牆精緻
柱子耶非常的華麗


和平街 街屋7號  十三行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十三行建於嘉慶年間,當時為十三連棟街屋建築,目前僅存兩戶
當時倚著河岸邊 作為港口裝卸的倉庫 

十三行街屋以「前店屋、後合院」為空間格局
騎樓廊道為不對外開放的"內部走廊"
與迪化街等商業騎樓極為迴異



和平街 街屋8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十三行的沒落及改建
在日治時期 改建為紅磚街屋 成為現今的樣貌
但保存狀況不是很理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