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 星期二

【JUST Old】雲林-北港 北港水道 北港水道頭文化園區 北港自來水廠

目前此處是北港老城區中唯一的大型開放綠地
不僅重新活化了北港水道的建築 也讓居民有著嫻靜的休閒空間
看起來是不錯的活化案例


□ 等級: 雲林縣定古蹟
□ 產權: 公有
□ 完工: 1930
□ 結構: 磚木造 RC造
□ 風格: 歷史主義
□ 用途: 北港水道 →北港第一淨水廠→北港水道頭文化園區


----------------------【配置】----------------------

北港水道頭園區由幾棟建築及構造物組成水道頭文化園區
基地面積約1.28公頃左右
北港水道在設計上為當時算最進步的水廠之一
廠內設有十角水塔一座,高約二十多公尺
蓄水量440公噸,供水人口多達9646戶
昭和7年啟用
引北港溪水源,經沉澱、過濾、消毒後
以幫浦打上水塔後送至住家,被稱為「水道水」



----------------------【設計】----------------------

北港水道頭園區其中一棟紅磚木屋頂建築
是當時的唧筒室
四個角落皆有圓弧收邊
大量開窗 並搭配圓拱窗楣 與菱形氣窗
整體呈現園區最美麗的建築

當時的唧筒室

四個角落皆有圓弧收邊


大量開窗 並搭配圓拱窗楣 與菱形氣窗

第一唧筒井有建簡易屋頂遮蓋,井口由鋼條覆蓋
第二唧筒室則由水泥密封。現皆已廢置無管線接通


沉澱池之通氣管

此外
水道頭園區最醒目的莫過於十角狀的水塔
十角水塔共有3層,上層為圓柱體 鋼筋混凝土蓄水塔
中、下層為十角形構造,每面開半月形格子窗
當年作為辦公室、會議室不僅十分適當,造型亦極為特殊



 

水塔下方做為辦公用途 在台灣可說是僅此一例
目前一樓改建為遊客中心

走在園區內 可以發現紅磚與石塊組成的一條動線
連接後方的水池
右側也是歷史建築之一的廠長宿舍與員工宿舍 共兩棟
2018年時還未修復 也未開放
但2025年重返此地 已成為市集與商店聚集地


穿過紅磚小徑之後 豁然開朗
四座大水池組成的開放空間映入眼簾
此四座水池為慢濾池 長24公尺 寬15公尺
目前有三座充當蓮花池

目前此處是北港老城區中唯一的大型開放綠地
不僅重新活化了北港水道的建築 也讓居民有著嫻靜的休閒空間
看起來是不錯的活化案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