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 星期四

【JUST Old】苗栗-竹南街屋 民生路 中港老街


竹南中港 民生路 經歷了大地震而重生
之後代表著金紙 編織 染布等家族街屋一棟棟拔地而起
但也因為城區機能轉移而頹敗 成為中港的記憶活化石

中港是竹南沖積平原最早發展出來的市鎮
是清領北台灣重要的大港口 並建築出中港城牆以保護人民產業
當時最重要的道路是南北向的迎薰路
其次是中正路、八德街與平等街等
民生路在清領時期應該只是條不重要的市區小徑

民生路順應著海岸 呈南北走向
隨著日治時期市區改正而拓寬
路上有中港重要的宗教中心-慈裕宮 以及中港郵便局
加上消費市場與魚市場等商業設施
地圖中 更發現路上更有輕便鐵軌連接竹南車站 
讓此路的重要性慢慢增加


下圖可以看出早期民生路兩側皆為紅磚平房街屋
圖中 寥無人煙 還有幾根斜柱子 
說明了這條街即將做出巨大改變

1935年的新竹台中大地震
摧毀了中部眾多的城鎮 也改變了中部都市的面貌
中港民生路在這次嚴重的破壞後
政府著手計畫拓寬道路 與衛生設備等的市區改正計畫
以挽救頹敗的市街
當時計畫預算 為新竹州第三多 僅次於後龍街與苗栗街


下圖約為20年後的照片
兩側道路明顯拓寬了不少 還有當時新穎的二層街屋
並設置了排水設施與電線竿

中港 顧名思義就是一座港口
為台灣海峽沿線的航運貿易路線之一
但是此處為沖積平原 因此在清領時末期 港口功能幾乎停滯
到了日治初期 就已無港口機能
因此政府才在不遠處設置竹南車站與新市區
經濟發展主要轉向內陸平原
中港逐漸遺忘 城鎮逐漸凋零





中港市場原始位置為日治時期的中港消費市場

日治時期就存在的漁市場

如今中港以融合入竹南頭份都市圈內
成為不起眼的小區域
而現今的民生路少數街屋仍可以看出以前中港繁華的線索
由於中港城南方為平埔族的居住區域
因此街屋都集中於城中北側



評分標準

保存狀況★★★★★--已修復清理 維持原始外觀
保存狀況★★★★-----無修復清理 維持原始外觀
保存狀況★★★--------已修復清理 無原始外觀
保存狀況★★-----------無修復居住 岌岌可危
保存狀況★--------------已經崩毀

利用狀況★★★★★--有新生命活化利用
利用狀況★★★★-----維持原始使用目的
利用狀況★★★--------原始使用消失 但正常使用
利用狀況★★-----------閒置
利用狀況★--------------荒廢

--------------------------------------------------------------------------------------


民生路 街屋1號 葉益源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葉益源居說是製紙販售與油品的數一數二大批發商行
裙堵與頂堵皆貼上大面積花磚
水車堵為竹節鏤空與泥塑裝飾
研判建築是大正時代之產物
也應該是中港唯二的大正時期的建築
因為產權內有債務問題 至今仍然荒廢

頂堵皆貼上大面積花磚




水車堵為竹節鏤空與泥塑裝飾



--------------------------------------------------------------------------------------


民生路 街屋2號 3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由於民生路是1935年之後拓寬的 而此時經濟中心已逐漸轉移到竹南
所以原本路上大部分都是一層樓街屋
至今保存較美麗的平房街屋 也只有這兩棟
女兒牆拉高 整面鋪滿褐色洗石子
並有著方塊裝飾線腳
以及顯眼的法西斯束棒浮雕






--------------------------------------------------------------------------------------


民生路 街屋4號 陳木故居
保存狀況 約2020拆除
利用狀況 約2020拆除


此棟建築為華南銀行頭份分行前襄理「銀行木」陳木的家
陳家建於1935年大地震之後 展現出柔美流暢的西洋建築之美

陳木生於1911年,其先人從事屠宰業
本人於日治時代高等科畢業後
進入今竹南農會前身「中港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服務
為人誠實謙沖,鄰里稱之「銀行木」  

旁側的二層街屋已拆除
原為一棟國防綠磁磚的日治晚期街屋  露出編竹夾泥牆

  
二樓裝飾最為精彩
中央兩柱白色洗石子浮雕 兩隻腳類似鶴及其羽毛
山頭為螺旋紋與玫瑰浮雕
是相當典雅的昭和建築


山頭為螺旋紋與玫瑰浮雕

中央兩柱白色洗石子浮雕 兩隻腳類似鶴及其羽毛

--------------------------------------------------------------------------------------


民生路 街屋5號 興錦染房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與許多中港地區房子一樣,此三連棟街屋 建於1935年大地震之後
為當時謝帶經營的『興錦染房』
此棟房子之最大特色,在於樑柱俱為鋼筋RC結構
牆壁則為泥土和稻殼,外層上石灰的『箄仔壁』


除此之外,整棟建築物最引人注意之處,在於門面牌樓正中的獅子雕飾
究其原因,謝鋕南先生表示則是涉及風水
他說:大地震之前,其家庭中發生諸多不幸,如四哥、五哥相繼早夭
據風水先生言,乃因正衝對中港郵便局的虎口所致
因此在重建之時,一方面配合當時都市計劃將房子後縮建築
同時造一獅型雕飾相剋,以求家業平安




--------------------------------------------------------------------------------------


民生路 街屋6號 陳順發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陳順發街屋可說是中港老街最典雅的建築
立體花草葉與勳章組成的山頭 兩側還有立體捲葉襯托
白色洗石子的外觀
讓他更顯尊貴

兩側還有立體捲葉襯托

此棟街屋一樣是大地震後所興建
『陳順發』是陳源所創設的商號,專營香燭金紙批發
其孫陳清秀說:這房子是購自新竹人
前棟是在地震後配合都市計畫而改建的
第二進格局上大致保存原風,至今已超過百年了

立體花草葉與勳章組成的山頭

據陳清秀說:這棟房子1939年前後,租給草編大師張憲平的父親張受
開設草蓆編織工廠。這裡是其住家兼辦公處所
全盛時間,工人一百多人。張憲平即誕生在此,至1957年左右才搬離

優雅弧線之二樓小窗台

法西斯束棒襯托中央“陳順發”

--------------------------------------------------------------------------------------

民生路 街屋6號 郭鎰順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郭鎰順」並非人名,而是商號名
乃竹南信用合作社前總經理郭坤芳先生的父親郭緣溪
與其兄郭緣清二人共同經營金銀紙生意所創的商號

中港因金銀紙加工業而聞名
日治時期,凡得以經營金銀紙業者,皆為富商地主
據說:今中正路以北至博愛街,大營路以西至龍山路一帶
除部分公共設施外,大多為郭家產業
當時均租予佃農耕種,一年租糧約有四萬斤
耕者有其田實施後,雖配領一些股票,然而整個家業卻因此而中落


據郭緣清之二子,郭坤榮先生回憶說:
1935年地震前後,其家業正為興旺
地震後其父親特別自臺北聘請日本工程師設計建築新洋樓
他說:當時日本政府對於房子的建造,不只是核發建築執照而已
整個建築施工過程,當時「竹南郡役所勤業課」必定每天派員監督
監督人員未到,絕對不可能施工,監督人員對於施工品質要求巨細靡遺,非常仔細
而且據說是中港第一棟鋼筋混凝土建築




當時鼎盛的各家族 如今也都搬離了中港
使此處成為名副其實的空殼
令人不勝唏噓


參考及選用資料出自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