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JUST Old】台東-台東街屋 中華路


台東舊名卑南,同治 13 年(1874)恆春半島發生 牡丹社事件
清政府依沈葆楨建議,才解除恆春半島和花東兩地長達 150 餘年的封山禁令
光緒元年(1875)6 月,清政府移駐南路理番同知於卑南,稱卑南廳,這是台東設官治理 的開始

選自 臺東縣永續發展學會: 【國本農場音樂會】

明治 41 年(1908),台東廳政府合併馬蘭街、卑南街和新街,形成新的卑南街
大正8 年(1919),卑南街改稱台東街,並分為北町、新町、寶町、榮町、南町。



由1898年的台灣堡圖可以看出台東市區在清領時期就已是棋盤式的規劃
這可能是有意無意之間形成的
然而在日治時期就成了有計劃的都市正交發展
至日治末期 上面空照圖就可以看出
中正路與中華路是建築最密集的地方
尤其是中華路、精誠路、成功路、中正路所組成的區塊
發展最成熟 密度也最高


然而市區所存留的日誌街屋極度稀少
但倒是保留了許多戰後初期的典雅街屋

--------------------------------------------

中華路 街屋1-2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一號街屋為洗石子外觀
應該為日治末期的建築作品

弧形山頭 搭配兩側碩大方柱
窗戶還有拱心石等裝飾元素

街屋山牆還有裝飾物的存在
當時這在台東市區可能是相當流行的設計
因為其他街屋亦有

二號街屋保存狀況實在不理想
但遺構仍能想像出當年的風黃
中央拱窗有拱心石設計
兩側長窗 上方有貝殼內凹的裝飾 相當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