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於2018年整座古厝與洋館均已畫為歷史建築
□ 等級: 新竹縣歷史建築
□ 產權: 私有
□ 完工: 不明
□ 結構: 磚造
□ 風格: 中西式
□ 用途: 住宅 - 宗祠-荒廢
----------------------【歷史】----------------------
清代以來,地方士紳在新埔一地的治理有卓越的貢獻
新埔蔡家自清道光年間來到新埔以後
除了家族事業以外,對於地方公共事務,扶弱濟貧、
協助地方發展文教、造橋修水圳俾利民生、修建寺廟、推廣公共事務等,有卓越貢獻
據《新埔鎮誌》,新埔蔡屋最早由蔡景熙(1834-1894)
建「懷德堂古厝」(又稱濟陽堂)
----------------------【配置】----------------------
蔡氏古厝 當年平面為單進四護龍
除了古厝本體外 還建有一洋館
展現對西方潮流的喜好
研判洋館建於日治中期(可能約1925-1940)
----------------------【配置】----------------------
蔡氏古厝入口以一座大門樓做起點
背面門楣寫著"倫紀門" 正面寫著"九峯閣"
目前門寬極為開闊
研判兩側原本有牆體 但已被拆除
在日本貴族與巨賈的豪宅設計上
常常有和館與洋館兩種建築並置的情形
一方面表現出對西方文化的推崇
一方面也加強對自有文化的根本
蔡屋也有這種設計
古厝本身其實保存狀態極為不理想
原本一正身 四條護龍
右邊兩條護龍老早被拆除 正身也已嚴重改建
左側兩護龍 外護龍坍塌 也只左內護龍保持完整
牆面主要以清水磚為主
正面則改覆以洗石子 並用溝縫勾勒出巨石之假外觀
洋館與左外護龍之間還設有門柱與院牆
彷彿自成一天地
洋館的外觀 最顯眼的莫過於它的巨大雨庇
正面兩窗一門 均以設計深長的洗石子半圓雨庇
再搭配優雅的弧線形斜撐
成為中規中矩的典雅建築
雖然已於2018年整座古厝與洋館均已畫為歷史建築
但破敗的速度依然沒有止歇
洋館格局頗為簡單
入口近來即是客廳 後方再設計日式座敷
是一座洋皮日骨的建築 旁邊再加上一座中式三合院
多少也反映出台灣是一個多元的建築大熔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