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棟四合院由日治時期的新埤庄保正-張啟鳳所建造
中西合併的門亭 加上卵石內埕 及咖啡廳空間
呈現一般少見的四合院樣貌與新思潮
□ 等級: 未列歷史建築
□ 產權: 私有
□ 完工: 1915
□ 結構: 磚木造
□ 風格: 中西式
□ 用途: 民居
----------------------【配置】----------------------
清河堂由新埤庄保正"朝啟鳳"所建
其兒子張達禮義當過新埤鄉鄉長 可說是地方政治世家
張家夥房原建築建於道光年間之1850年代
在1915年改建成今貌
大約2000年左右 因新華路拓寬 前方禾埕消失成為馬路
![]() |
大約2000年左右 因新華路拓寬 前方禾埕消失成為馬路 |
----------------------【配置】----------------------
張家清河堂格局坐北朝南偏西
平面為雙進雙護龍之四合院
----------------------【設計】----------------------
清河堂第一進三開間
最醒目的莫過於明間前方的門亭
門亭在屏東客家民居中相當少見
在此 門亭設計成半六角外觀 更是罕見
兩側則以圓拱窗 展現出西式建築語彙 並呼應門亭的新潮
正脊脊肚有著少許剪黏妝點
亦呼應墀頭更為燦爛的花草剪粘
第一進兩側設計過水門與過水廊連接護龍
護龍泥塑鵝頭墜與門亭、剪粘 共同組成張厝的精采正面
![]() |
2017年外觀 |
![]() |
2025年外觀 |
![]() |
兩側設計過水門與過水廊連接護龍 |
穿過過水廊 便進入內埕
可以發現地坪採用"卵石砌" 是客家建築中相當醒目的特徵
內埕以田字型分割 四邊共四座園圃種植花草
整體形成綠意休閒的獨特氛圍
正身屋脊以七彩上釉鏤空磚裝飾
明間則有花磚妝點
門楣上亦有水車堵與彩繪
而旁邊正在施工的張厝屋主 熱情的帶我看正身後方
原來在正身後方有著化胎的設置
並罕見地放置五塊石頭 象徵著五行
![]() |
正身屋脊以七彩上釉鏤空磚裝飾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