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JUST Old】屏東-恆春 恆春郡公會堂

恆春郡公會堂這幾年活化為墾丁重要的轉運站
但完工後的短短幾年內 就快速破敗荒廢
可以說是古蹟活化的最爛案例


□ 等級: 未列歷史建築
□ 產權: 公有
□ 完工: 1909?
□ 結構: 鋼筋水泥 木造
□ 風格: 表現主義
□ 用途: 俱樂部→公會堂→轉運站

由下圖的3d示意圖
可以清楚了解到這棟建築與後方的廟宇有著微妙的關係
也可能注定了這設計的結局會是以失敗收場

當初鎮公所計畫拆除公會堂 來興建"廟口古早味美食廣場"
引來了縣政府的關切 最終保留了公會堂

公會堂設計為轉運站功能 並利用建築後方的空地 規劃類似廟埕的廣場
但大量的客運巴士 原本最適合放在建築後方 減少對周遭環境的負面衝擊
然而現在巴士停放的空間 設計在公會堂的正面廣場上
不只阻斷的人潮往轉運站的動線 也扼殺了後面廟埕的生機

恆春郡公會堂的建築年代也令人斐以所思
右下方報紙指出約建於1909年 
但依照建築風格 可能要1930年代以後才可能有這種風格的建築

美軍航照中的公會堂

她位於整座恆春古城的交通要道上
往西是恆春的繁榮商業街 往東則是文教行政區
整座建築配置呈現L型
完全保持著日治時期的建築規模與形狀

但又有令人困惑的地方 "公會堂"顧名思義就是人們聚會的大型場所
但這種L形狀的平面 很難創造大空間來容納大批人潮
依照其他報導 此建築應該起初是軍官或官員的招待所或俱樂部
而後才成為恆春郡公會堂的

在面對恆春城最重要的幹道-中正路
公會堂設置了三座完全不同表情的入口意象

在L型的轉角處 設置了公會堂最醒目的入口意象

流線型的水平雨披 以及下細上粗的柱子 
充滿動感的舞動韻律

這邊原有兩側大片的玻璃窗 卻都被木板擋住
更令人傻眼的是 走進去看居然是恆春的遊客服務中心
昏暗 狹小 不顯眼 幾乎處於停電狀態
在最重要的門面
卻看到的是最破敗的景象

此建築以水平雨披做為整座立面的靈魂
三座入口的雨披最大最華麗
而較為次要的雨披 垮度較小 要置於大雨披的下方
主從關係明確 也讓立面的豐富度增加

中間的入口 設置了類似裝飾主義的山牆

雨披一樣有著上下的主從關係
這邊也是目前客運站的主入口

第三座入口 在公會堂的邊緣
山牆上的八角裝飾頗為美麗
而兩側也有美麗的柱子 可惜難窺全貌

公會堂後方的廟埕廣場更呈現荒廢狀態

一根根水泥電線杆 不知道是裝飾品還是原始的產物
呈現詭異的柱列

轉運站內部也是灰暗的狹小空間型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