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黃金級 綠建築的溪口文化生活館
可以從此棟建築中發現許多綠建築難得或不常見的設計
提供給使用者的是「在大樹蔭下乘涼」般的休閒空間
並從地方的脈絡中 創造出鄉民共同記憶與歸屬感
溪口鄉爭取到文建會生活文化館的建設經費
預定在溪口國小學校地上新建生活文化館
機會創造一個讓鄉民擁有集體記憶與歸屬認同的展場
與閱讀、學習環境,兼具遊客導覽中心功能
溪口鄉文化生活館位於溪口國小南側與溪口鄉公所為鄰
東邊有溪口老街,連通鄉內聚落、原野與洋樓和廟宇
文化生活館由下圖平面可知
有兩座大空間 左大右小
中間有個大型通道連接
建築南側設置了規模頗大的生態池
北側則連接了溪口國小
整體建築屋頂都採用斜屋頂
使天際線更加豐富
建築以及家具 採用三種主要構造
紅磚 鋼骨 木材
似乎想從地方的脈絡中 創造出鄉民共同記憶與歸屬感
紅磚的立面也隨著斜屋頂舞動
溪口鄉文化生活館是屬於綠建築標章中的黃金級
因此可以從此棟建築中發現許多綠建築難得或不常見的設計
木格柵的設計非常美麗
雖然建築面南的地方應該使用水平格柵較有用
但是此處的設計 為垂直格柵
仍不減她的丰采 甚至更為出色
其實屋簷非常深
所以已經有了進一步的遮陽 垂直格柵顯得不那麼重要
窗戶的開窗 也是綠建築設計的一部分
通風設計 可以是空調的使用降到最低
另外一個大重點就是生態池
生態池的設計方位 位在建築的南方
其實是有經過思考的
面南的建築空間 陽光的照射時間最長
雖然光亮 減少開燈的時間
但勢必會讓室內溫度上升
因此在面前設計生態池
植物與水體 加上涼風
讓此處的微氣候 讓人舒適之外
視覺上也令人心曠神怡
這巨大的通道空間 是溪口鄉文化生活館的靈魂所在
半戶外的氛圍 可以在此有著無限想像的活動
此處的大廣場下
可以看到巨大木頭與鋼構的美麗結合
水泥在此處 降低了用量 順勢減少了碳足跡
西側的大量體 主要為圖書館
中間的白色塔 是此棟建築比較難得的綠色設計-地中熱交換系統設計 之一部分
總之是使整棟建築會呼吸
空氣的流通 讓此建築空調費用大幅降低
圖書館內部
當天參觀時 圖書館沒有開 因此進不去
大片開窗的設計 使圖書館根本不用開燈
階梯式的設計 使圖書館的視覺饗宴更為豐富
右側量體以展演空間為主
空間上 小了許多
二樓似乎有間讀書室
階梯牆面在此也能看見
左側可以發現白色管子 為屋頂的雨水回收系統
本人覺得 溪口鄉文化生活館與國小的連接性似乎不夠強
只有一條小徑 來連接國小的背面
是有點小小缺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