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線橋當年經營有油行、米粉間、糖郊、鹽館、中藥店、
飯店、棉被店、道士壇、柑仔店、剃頭店等等
隨著商業機能市鎮逐漸退化為農業機能的村莊
逐漸被周遭大型市鎮追趕過去
也因此成為今日的清代市鎮活化石
鐵線橋(鐵線里)是一座及為古老的城鎮
早在倒風內海 周圍來世找則海洋的時候
鐵線橋 就已經是一座有規模的港口
在台灣堡圖中 可以看到通濟宮與伽藍廟
分別建於康熙與乾隆年間 足見此地之悠久
隨著倒風內海的淤積消失 加上林爽文事件的戰火摧殘
鐵線橋的港口與商業功能失去
此商業機能市鎮逐漸退化為農業機能的村莊
逐漸被周遭大型市鎮追趕過去
但也因此成為今日的清代市鎮活化石
鐵線橋老街南端的鐵線橋通濟宮 主祀媽祖
已為台南市定歷史建築
以前廟前曾是牛墟市集
上圖可以看到廟埕有一座偌大的廣場
北端地伽藍廟 主祀伽藍尊王
曾於皇民化運動中拆毀 而後重建
鐵線橋老街長度約兩百公尺
相較於其他清代老街 鐵線橋路幅甚寬 較為罕見
但也因此躲過了道路拓寬地危機
街中保有一定數量的磚木造街屋
有了磚造騎樓 與木造斗拱屋架
更時常展現清代特有的商店立面
即中央開門 兩側開窗的特點
與日治時期 通透的全門扉設計 有明顯不同
鐵線橋隨著時間消逝
人口老化特別嚴重之外
街屋破敗率也是極高
據說柏油路下仍有老街石板
這座活化石不知能有重新活化的機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