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JUST Old】台北-三峽街屋 民權街 三峽老街 民權老街

三峽老街是台灣保存的老街中 最長也最為完整的
街上各式各樣老店名 訴說著當年輝煌
並展現1910-25年代間最原汁原味的風貌
可說是大正時代老街的代表作
當年全台灣城鎮幾乎全都是長樣子的


目前三峽老街專指現今仍保存店屋105棟,全長260公尺
清代乾隆初期,以福建安溪人為主的漢人來臺開墾
大嵙崁溪(今大漢溪)、三角湧溪(今三峽溪)及橫溪
三溪交會的沖積平原,時稱「三角湧」


因附近山區大菁染料、樟腦煉採及茶葉產業次第興盛
三角湧溪畔市集逐漸形成街道,尤以大菁染布行業為大宗
「三角湧街」即三峽最早店屋集結所在街區,北起福安宮,南至三峽南橋
1895年清朝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日軍於三峽隆恩埔遭到義軍伏擊
隨後展開激戰,致使三峽街遭到焚毀。


日治時期,將「三角湧」更名「三峽」。1916年三角湧支廳長達脇良太郎
在當時「市街改正」風潮影響下,引入歐風近代化街區觀念
將傳統彎曲街道取直,路幅拓寬為6公尺、置衛生排水溝於路側
並以磚拱及西式山牆改造店屋牌樓立面
形成大正時期強調紅磚匠藝之歐風街道風格


三峽老街的保存運動歷經8年期間(自1990年起至1998年)
老街居民激烈主張拆屋拓寬街道,與文化界倡議的保存主張產生衝突與爭議
而後政府藉助都市計畫「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獎勵補助方式
於2002年至2007年間,使居民由反對終至認同老街的保存。


當時街道拓寬之後
可以看到路中央有臺車鐵軌(輕便軌道)的蹤跡
兩側有排水溝設施


雖然三峽老街峽保存運動完美結束
但其實還有美中不足的地方 罪魁禍首就是三峽興隆宮
興隆宮大約於1996年買下左右共八棟街屋的土地 並隨之拆毀
其中包括下列兩棟二層樓的街屋
以及左側大片巴洛克山頭的愛鄰醫院


愛鄰醫院是由醫師陳重光在1947年設立
早期是三峽重要的醫療及礦災救難中心,但1996年終止服務
但其實廟中保有醫院第二進的古典樣式拱樑廊柱,呈現與廟體共構的奇特建築景觀
可以最終也於2022年拆除



此外在細細研究老街歷史時
可以發現政府並不完全忠於老街原貌
時不時會增添古老風味的新建築或構造物
比例上相當協調 有時其實也會被矇騙過去的


三峽老街入口處 興隆宮對面就有幾棟是這樣子的作法
增添了一些山頭 以延續壯觀立面



--------------------------------------------

民權路  街屋1-2號 林珍興 林茂興染坊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2號街屋應是整條老街繁複的立面了
不只山牆 連二樓牆面都極為誇張



--------------------------------------------

民權路  街屋3-5號 陳源益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4號與5號街屋的山頭皆為新製作的

--------------------------------------------

民權路  街屋6-8號 永裕染坊 金聯春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6號街屋永裕染坊為全洗石子外觀
二樓突出窗台、假窗楣與圓筒裝飾都相當吸睛
頂部山頭有著鳳梨浮雕 兩側圓弧收頭
在在都展現獨到的古典美學見解



8號街屋以紅與灰洗石子構成雙色立面
應該是第二繁複的街屋了


--------------------------------------------

民權路  街屋9號 洽合油行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洽合油行由陳炳森(油車森)所建
以花生油 茶油與麻油聞名 曾經是三角湧最大油行


洽合油行分為五開間
每開間寬度不一 中央最大 兩側最小 充滿韻律感
佔地二街屋之寬度 成為三峽規模最大的街屋



街屋女兒牆下有一個裝飾物相當特別
很類似惡靈古堡中保護傘公司的LOGO

--------------------------------------------

民權路  街屋10-14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街屋10-11號 可能是新建的建築
後方二層樓察看老照片 的確有此老建築
而12-14號街屋後方可看到許多大樹 是種德樓遺址
因此12-14號 可能是陳種玉的"陳恒芳染坊"


--------------------------------------------

民權路  街屋15-16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15號街屋第一進立面以改為昭和時代的折衷外觀
第二進的洋樓建築亦相當吸睛
16號街屋為蘇家 曾任里長


--------------------------------------------

民權路  街屋18號 趙怡成參行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

民權路  街屋21-22號 張益泰吳服商 金洽芳金鋪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街屋21號 張益泰吳服商 
從事零售日用什貨及布疋
張達三先生在店前賣布,店後則製造壽板,兼營葬儀生意。

張益泰吳服商 山頭極為華美
桂冠 鎖鏈等浮雕造型 令人印象深刻

街屋22號 金洽芳金鋪


--------------------------------------------

民權路  街屋23-24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

民權路  街屋25-29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21至34號街屋 成為老街中段的高潮

--------------------------------------------

民權路  街屋30-32號 劉捷發商店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

民權路 街屋33-34號 邵聯記商店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34號街屋是完全的新建築
但二樓招牌背後的卍字不斷紋相當有特色
但早先真有街屋 為"元春行"
陳家歷經六代,中藥店生意因西醫日漸興盛而走下坡
民國79年後轉變營業項目,經營古董店

--------------------------------------------

民權路  街屋35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

民權路  街屋36號 藍聚發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店舖已有百年歷史 雜貨店為主
建築上方的店家匾額旁雕刻了兩隻鰲魚,象徵「雙佔鰲頭」之意



藍復中為藍家第一代,第二代為藍煙,第三代為藍全生,第四代為藍嘉文
屬於家族事業。大正5年(1916)左右,是藍聚發柑仔店生意最鼎盛的時候
在經營雜貨批發時期,藍煙必須前往臺北大稻埕批發貨物
當時運輸以水路為主,藍聚發店鋪後方及為卸貨地點
遠從樹林、鶯歌前來藍聚發批貨的商人即會順著軌道推輕便車來批貨


--------------------------------------------

民權路  街屋37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

民權路  街屋38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

民權路  街屋39-41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

民權路  街屋42-43號 錦珍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45號至52號 則為三峽老街後段的高潮
44號街屋原為中藥行

--------------------------------------------

民權路  街屋45-46號 陳成芳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陳成芳茶行原先是土屋,在茶行獲利後改以清水磚作為主要建材
沒有過多裝飾,特色在於亞字型鏤空女兒牆。

這裡原先是茶行,約在宣統2年(1910)由陳烏棕創立
三峽山區盛產茶葉,而鄰近的大溪、桃園、苗栗亦產茶
當時陳成芳茶行便收購這些地方的茶葉,以人力或輕便台車運送到店裡
揀茶的女工-多半是附近鄰居-會圍坐在亭仔腳(騎樓)裡一起工作
將茶的枝、梗去除、裝袋,接著透過河運運送到台北兜售。

陳家第三代陳金芳回憶道,約莫在民國55年之後
茶農都將茶葉交給工廠處理,茶葉經銷商漸漸沒有生意可做
也因為河流淤積、客運興起、水運沒落,繁榮的景象慢慢地遠離老街
街上的茶行隨之退場,陳金芳與陳順德兄弟亦分家,隔出現今131和133號建築。

--------------------------------------------

民權路  街屋48-50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48號孫慶雲,早期為銷售五穀雜糧的雜貨商店

49號孫慶雲,早期為服飾與雜貨商店

--------------------------------------------

民權路  街屋51-52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

民權路  街屋53-56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

民權路  街屋59-60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59號街屋
原店主謝乞食從事剃頭生意,在日治時代的生意很好

--------------------------------------------

民權路  街屋61號 嘉興中藥行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

民權路  街屋62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62號街屋應該是戰後 古典復興運動下的產物
可能是老街上唯二的戰後建築

--------------------------------------------

民權路  街屋63-64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64號街屋屋主所有人為李姓人家 外觀極為純樸 無任何裝飾
李梅老先生以製造蓄電池為業,在鄰舍間博得「電池梅仔」之名
昔日因採煤業興盛及電氣化未普及
使「電池梅仔」在礦區及三峽山區為有名人物
以製做蓄電池、礦工隨身燈等。

--------------------------------------------

民權路  街屋65號 日榮行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日榮行 據說是旅舍
是老街上少見的昭和時代折衷主義街屋



東側街屋中央為一連串紅磚平房 
構成和諧又壯觀的街景


--------------------------------------------

民權路  街屋66-68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

民權路  街屋69-70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

民權路  街屋71號 華義吉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

民權路  街屋72-73號 吉發吳服商店與林益利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

民權路  街屋74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

民權路  街屋75-77號 金和記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76號金和記店主為陳信華
從大埔來到三峽,經營起街上第一家棺材店

--------------------------------------------

民權路  街屋78號 金和記米店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

民權路  街屋79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

民權路  街屋80-82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80號 林元吉染坊 81號 老元吉染坊
應該皆為清末秀才─林金井所創設的染坊
82號 林榮祥染坊 應該也是有血緣關係
三棟風格一致


--------------------------------------------

民權路  街屋83號 香軒茶行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

民權路  街屋84-85號 成和染坊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

民權路  街屋86-87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

民權路  街屋88-89號 周勝發吳服店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

民權路  街屋90-91號
保存狀況★★★★★
利用狀況★★★★★

91號是昔日的轎行
原本走廊下的屋簷掛著兩頂轎子
但由於店面的寬度不夠,所以犧牲左邊的側間而成為雙
拱的形制。與老街其他街屋採用三拱的立面截然不同
成為台灣街屋中極為獨特的存在